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名单,我校文化传播学院中国地域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和设计艺术学院成功入选。


文化传播学院中国地域文化传播研究中心自2018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山东地域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与研究为目标,旨在凝练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地域文化资源的形态转化、大众传播及应用推广路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方面,中心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影像志》中的“山东院夼村‘谷雨节’”“昌邑烧大牛”等子项目,并成功支持“莱芜中元节”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此次评选中,中国地域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以综合类第2名的成绩获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设计艺术学院非遗(传统手工艺)传承与设计创新基地依托设计学科优势,充分挖掘校内校外优势资源,以学院4000平米实验教学中心为研究平台,联合3家地方非遗研究与文创设计企业、4家非遗研究院所与专业学会(协会)以及10余位非遗传承人等从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设计入手,在非遗文化传承、非遗实践基地建设、非遗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积极探索与研究,不断创新非遗传统手工艺传承方法与路径,将非遗融合进乡村振兴、融合进社区文化、融合进研学体验、融合进展览展示,推进“非遗生活化,非遗课程化,非遗数字化”。
此次学校成功获批2个“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是对学校非遗研究工作的高度肯定。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与科研优势,切实加强非遗研究和人才培养,加强非遗学术交流和机制建设,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的科研创新水平,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传承和传播提供智力支持,为“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