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各部门: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关于申报2023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的通知》要求,现组织开展我校创新团队遴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团队由带头人和核心成员组成,其中,带头人1名,核心成员2—6名,年龄均不超过35周岁(1988年1月1日以后出生),一般应取得博士学位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团队成员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学术道德,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团队带头人。
1.应为我校从事科研和教学的在职青年教师。
2.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团队中有较强的凝聚作用。
3.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团队的科研和组织管理工作。
4.每个建设周期,每人仅允许作为一个创新团队的带头人。
5.已获得省部级及以上人才项目支持的不得申报。
(二)团队核心成员。
1.具有较好的合作基础、合理的专业结构,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
2.有明确的任务分工,每位成员能保证对所承担的研究任务 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3.鼓励和支持部属高校教授联合省属高校教师共同申报青创团队计划,部属高校团队中应至少有一名省属高校教师作为团队核心成员。
(三)科研育人。
团队成员应承担相关教学任务,能够通过开设主讲课程、技术技能培训、学术讲座等形式, 将本团队科研成果通过多种方式转化为教学资源。团队能够支持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和科研活动;能够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习实训营造良好环境。
(四)组织保障。
所在学校能够落实团队研究所需要的良好科研环境条件和工作氛围。团队具有自筹一定研究经费的能力。
二、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包括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技术创新与集成、工程化研究、新产品开发、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交叉研究等。 研究课题要有科学的研究规划,合理的经费预算,要有明确、客观、可量化的成果产出和经济社会效益。
优先支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等方面的研究;优先支持面向科技前沿和经济建设主战场,参与大科学计划与大科学工程的研究;优先支持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攻关创新;优先支持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乡村振兴、经略海洋、军民融合、重大疾病防控等符合国家战略和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研究。
三、申报限额
各学院应加强宣传和引导,结合本单位青年教师数量、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水平等因素,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教师组建团队、确定研究方向;鼓励跨学院、跨学科组建团队;每个学院限报1个团队,学院确有实力组建多个团队且核心成员不交叉的,可以申报2个团队。
四、申报程序
(一)学院组织申报。各学院须于2023年9月5日前,在做好对申报材料审核把关(确保申报资格的有效性和申报材料的真实性)的基础上,将申报书(另行发布)及相关附件材料电子版提交至指定邮箱;同时请提交纸质版申报书(一式5份)及相关附件材料纸质版(一式2份)至办公楼东318办公室。
(二)校内遴选。学校将组织专家评审,择优完成校内遴选,遴选结果在校内公示不少于5天。公示期满,无异议或异议处理后,按申报限额组织网上申报。
(三)网上申报。通过“山东省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平台”中 的“青年创新团队计划申报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申报系统”,网址:https://kygl.sdei.edu.cn/qncxtd/login.htm)申报。网络申报办法及流程以该系统为准,请申报团队按申报系统要求,认真填写有关内容,上传附件材料。
(四)学校审核。学校将在系统内对填报内容做形式审查,并于申报截止日期前完成校内审核工作。
五、其他要求
青年创新团队建设周期为三年。申报材料是评审和今后支持资助的重要依据,《申报书》的文字表述要写实、准确、客观。附件材料要真实可靠、详实完备、清晰可视。如发现有不实或伪造等情况,取消参评资格,并予以通报。
联系人:张峻溢,联系电话:58997298,电子邮箱:160126@sdyu.edu.cn。
科研处(学科建设办公室)
2023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