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论坛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学术交流 > 前沿论坛 > 正文

第222期学术前沿论坛预告:不确定理论的研究和应用

作者:于斐 编辑:于斐 复审:梁艳       终审:满璐 来源:科研处 2024-04-30 09:27 浏览量:

题 目:不确定理论的研究和应用

主讲人:刘宝碇 教授

主持人:宁玉富 教授

会议时间:2024年4月26日(星期五)15:15

会议地点:大学生活动中心

主办单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科研处(学科建设办公室)

承办单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联系人:毛老师 15762340580

主讲人简介:刘宝碇,1986年获得南开大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硕士学位,1993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博士学位,1996年聘为清华大学副教授,1998年晋升为教授。主要学术贡献:开创了研究不确定现象的公理化数学分支“不确定理论”,并派生出不确定统计、不确定规划、不确定逻辑、不确定过程、不确定分析、不确定微分方程、不确定金融等领域。代表作是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的《Uncertainty Theory》。他的著作已被译成俄文、日文和波斯文。

报告摘要:发生的频率已知,则称为随机,否则称为不确定。掷硬币正面朝上的频率已知,因而是随机的。坠落的蛋糕奶油那一面着地的频率未知,因而是不确定的。为了研究这些现象,存在两个数学系统,一个是概率论,另一个是不确定理论。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的公理化数学系统,而不确定理论是研究不确定现象的公理化数学系统。为了在实践中应用它们,首先必须生成分布函数。如果分布函数接近未来频率,则应使用概率论,否则不得不使用不确定理论。大量实证研究表明,现实世界的频率远不稳定。这意味着即使有充足的样本,我们所得到的分布函数也不可能接近未来频率。也就是说,在实践中我们应该使用不确定理论,而不是概率论。这就促使我们学习、研究和应用不确定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