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学校在第三会议室召开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团队座谈会。我校3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立项支持团队的负责人及核心成员参加了会议。
“社区支持农业创新团队”负责人李亚光、“山东地域舞剧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杨倩、“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团队”负责人魏巍依次汇报了各自团队的建设情况、承担项目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就团队建设取得的阶段性科研成果、如何开展学科交叉、怎样提升团队凝聚力以及团队下一步的建设思路等方面进行交流。
科研处处长陈龙溪在会上就团队自立项以来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举措与大家充分交流讨论。他强调,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是学校科研工作的先遣队,是科学研究提质增效的重要力量,其中团队负责人和核心成员肩负着重要的使命。3个省级科研团队在建设过程中要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目标和方向,有效集聚创新资源,提升研究水平,形成标志性的科研成果,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陈龙溪结合团队建设的情况,提出以下四点具体要求:一是要确保项目按期结项,高质量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各团队要按照目标任务书中研究进度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带头人的职责,激发团队成员的学术热情,提升团队凝聚力和创新力,抓牢抓实过程性管理,按时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并保证高水平团队的接续立项建设。二是要将团队打造成为高质量成果产出的孵化器,促进科研团队建设与学科建设、学校建设同频共振。各团队要进一步凝练研究特色,以团队负责人为核心,以青年博士教师为骨干,瞄准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高层次论文展开工作,培育和产出一批高水平原创性科研成果,不断提升学校的整体科研实力,扩大学术影响。三是要发挥人才汇聚优势,强化科研团队和梯队建设。各团队要认真研究“人才引育计划”等更高层次团队立项建设的相关政策,加快引进和培育学科和科研骨干,以建设目标为核心组织协调好团队成员的培养计划和团队的发展规划,通过成员优势互补、联合作战,凸显团队合力,增强发展后劲,力争实现团队建设层次和数量上的突破。四是要对标省属高校分类考核实施方案、硕士点建设实施方案、应用型高校建设方案中的科研指标,以标志性科研成果产出为导向,统筹规划各项科研工作。树立正确的科研成果评价思维,把团队产出的学术成果多和济南市高校相同学科团队的学术成果比较、多和省内其他高校相同学科的学术成果进行比较,逐步将团队打造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学术团队。
高质量科研团队的建设,有利于凝聚科研力量、挖掘科研潜力、增加科研动力、激发创新活力,能够显著提高我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为了切实发挥科研团队在科研工作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对科研团队建设和培育的支持力度,并在整合优化科研资源、提升团队建设质量等方面厘清思路和方向,切实推动我校科研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