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学校在学术会议厅召开博士科研工作座谈会。学校党委委员、副院长陈雨海出席并讲话。学校2015年至今引进的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和在职攻读博士拿到博士学位的教师、各学院(部)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和科研秘书以及科研处的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座谈会。
陈雨海在座谈会上指出博士教师的引进,从学缘结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以及个人情况来看,博士群体为学校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并充分肯定了他们在提升学校整体科研水平、丰富学校教学资源并转变教学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对博士教师提出三点希望要求:一是关键人要有关键人的作为。人的因素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的状况,决定着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博士教师群体基础好、起点高、理念新,逐渐成为教师队伍的骨干力量。大家在科学研究、教学工作以及人才培养中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努力将个人的追求与国家的要求、单位的需求结合起来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保持科研创新能力的持续性,为学校建设带来新思想、培育新作风,并充分发挥科研育人的作用,带动全校优良学风建设,让好学善学蔚然成风。二是主动快速融入学校、融入学院、融入学科、融入学术圈。博士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学科方向,结合学校和学院在相关学科建设的着力点,积极构建科研团队,同时更鼓励大家跨学科交叉合作,围绕科学研究、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进行头脑风暴,在交流中迸发科学研究的星星之火。继续密切与母校、导师和师门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学术研讨交流的机会拓宽高端学术资源,为持续拓展我校和个人学术影响力、学校人才培养深造提升积蓄力量。三是要明确科研目标,做到教学相长。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将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践行为人、为学与为师,潜心立德树人。实现由高层次人才向骨干教师的转变,要将科研选题与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找到科学研究的突破点,并将科学研究的成果反哺到教学中来;努力培养本科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系统逻辑的思维方式、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严谨务实的科研态度引导学生的专业学习、成长成才,用自己的渊博学识带领学生进入更高水平的学术殿堂,同时促进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科研处处长陈龙溪结合科研管理工作实际做了题为“高校教师如何做好科学研究”的报告,他从科研的一般过程、高校教师的科研追求以及如何申报项目和撰写申报书的角度,与与会者交流了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如何做好科研工作。陈龙溪在报告中指出博士毕业后三年是科研项目立项、科研成果落地、科研团队磨合的坚守期和关键期,并鼓励博士教师要抓好这一黄金期,统筹协调好作为教师的各项工作,遵循科学研究的持续性规律,保持好做科研的惯性,坚持阅读、思考和写作的习惯,保持并不断提高科研产出力。陈龙溪处长还结合省部级以上项目评审的具体要求就项目申报中如何进行选题、申报书如何撰写、文献检索、研究方法等事项与大家进行了交流。
参会的博士、副院长、科研秘书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敞开心扉交谈,心平气和沟通,就目前学校科研工作现状、面临形势及自己在科研工作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围绕如何更好的发挥博士教师的“领头雁”作用献计献策。他们从科研管理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制定政策搭建平台等方面实事求是地分析了目前学校科研工作现状并提出了意见建议。博士在建言献策中真诚坦荡的姿态和表现,也深刻反映了高层次人才科研追求的主流和情怀。
与会人员一致表示,此次座谈会体现了学校对博士教师群体的关怀、对人才的尊重和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将进一步明确科研方向,扎实推进科学研究,把奋斗写在岗位上、融入事业中,为学校发展和申硕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科研处将对与会人员提出的意见和要求进行认真梳理,逐一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切实建立起良性的沟通反馈机制,落实做细科研管理服务保障工作,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的科研创新活力,扎实推进学术创新,力争多出高水平标志性科研成果,切实提升高层次人才在学校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科研处(学科建设办公室)
2020年9月14日